“事情必定会发生,因为皇权本质上极度自私。在当今这一代虽不明显,但分封诸侯必然不会安于现状。”

“那两代以后呢?五代以后呢?出了五服,谁还承认这个皇帝?皇帝又能容忍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吗?”

朱寿的言语,让朱元璋忆起早年群臣苦口婆心劝导自己的场景,他们同样持有这样的观点,且措辞更为精妙,引经据典,极具说服力。

然而此刻,朱元璋却更愿意倾听孙子的意见。

“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吗?”朱元璋紧锁眉头。

“有,其实很简单,只需皇上一句话,撤销诸侯封地,允许宗室子弟入朝为官即可。”朱寿轻描淡写地回应。

朱元璋微微眯眼,凝神细想这个提议的可能性。他当年选择分封诸侯,如今是否要改变初衷?

“孩子,尽管我们与皇上有联系,但切勿过于投入,皇上翻脸无情,我们必须给自己留条后路。”

朱寿见祖父不再追问,才稍稍松了口气。

他随即转向朱棣:

“四叔,您在北平多年,应该能与燕王府搭上线吧?”

“并无交情,不熟。”朱棣回答。

“别骗我了,爷爷带您来,就是知道您一定能与燕王建立联系。我们不能全押在太子身上,鸡蛋得分散放。”

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朱棣心中警觉,回头质问。

“字面意思,我们要与燕王打好关系,待他举兵之时,我们可以顺势而为,将来或许能捞个从龙之功。”

“燕王深受百姓爱戴,忠诚勇敢,朝廷对他极为倚重,从未有过谋反之心,你莫要无端败坏他的名声。”

“此事只有我们几人知晓,不必担心泄露。听闻燕王身边有个叫道衍,或者叫姚广孝的,乃是一代名臣,深得器重,四叔只要与他交好便行。”

“你如何得知这些内情?”直到提及姚广孝,朱棣才露出异色,严肃追问。

“四叔别管那么多,总之我是不会害自家人的。”朱寿暂时敷衍过去。

“你说我们在太子身上押注,押的是什么?”

“就是治愈了他的背疮。但我不确定两年内太子是否会出状况,所以要做好两手准备。”

朱寿语气平静地解释。

“背疮也能治愈?”朱棣震惊万分,对于军中之人而言,这几乎是绝症,甚至他的岳父徐达也是因此病去世。

“治好了。”朱元璋简单回应。

“药方呢?大明北方还有无数背疮患者在痛苦挣扎……”朱棣急切追问。

“老四,此事稍后再说。”朱元璋一声呵斥,朱棣便乖乖闭嘴。

“若废除诸侯制度,有何不妥之处?”朱元璋抛出这个问题,意在听取朱棣的意见。

朱元璋这一问,显然是在征询朱棣的看法。

朱棣低头沉吟了片刻,这才开口:“如若没有各地藩王协助,那么北伐时粮草的运输调配,势必要动用更多人力物力,且需周密策划。”

朱元璋接着抛出了自己的设想:“假如我们考虑迁都呢?我有意让太子去西安、洛阳等地巡视,若定都于这些地方,粮草输送会更加便捷,对北方边疆的掌控也将更为有力。”

在场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大明:开局气哭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线小说只为原作者墨竹华沙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竹华沙并收藏大明: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第127章 立了大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