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稼轩心里有了决断:“本官现在就带着钞关御史衙门的官兵,去一趟小汴京的乡野,把那些缴纳粮税的包户全都抓来,从今以后改规矩了,老百姓自己缴纳粮税。没了包户在中间勾结,老百姓在缴纳粮税的时候,也就少了一层盘剥,下一步就是解决衙门里那帮负责收取粮税的官差了。”

辛稼轩的想法很好,只要解决了收税的官差和包户,可以让老百姓免除了多缴纳的火耗。

从今以后,老百姓只需要缴纳正常的粮税就可以了。

赵庆这是拦住了辛稼轩:“东翁的想法很好,不过,想要彻底根除老百姓受到官差和包户的盘剥,只是依靠人治不行,需要建立制度。”

赵庆看到辛稼轩出现了皱眉的神情,明显是不赞同他的计策,认为现在应该快刀斩乱麻,尽快解决了包户和官差,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。

赵庆知道自己所说的制度,很麻烦,牵扯的时间更长。

但地方治理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,想要彻底的根除火耗这项弊政,只能耽误更长的时间。

赵庆为了说服辛稼轩,没有说出自己的理由,反倒是问了一句:“东翁难道可以一直在小汴京担任巡仓御史?”

辛稼轩听到赵庆的询问,明白了他的意思,只是依靠人治,恐怕不长久。

辛稼轩在小汴京担任巡仓御史的时候,可以整治了包户和官差,只要他不贪腐,老百姓就可以一直缴纳正常的粮税,不用承担更多的火耗银子。

辛稼轩只是一个人,不可能一直待在小汴京,等到他离开了这里,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新的包户和官差勾结起来,继续盘剥老百姓。

辛稼轩郑重其事的问道:“怎么才能彻底根除了火耗的弊政,在地方府县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。”

赵庆再次说出了两个字:“制度。”

赵庆说出一些新词,恐怕辛稼轩都难以理解,斟酌了用词,用尽量能够听懂的话说了起来。

赵庆说道:“学生所要说的制度,说白了就是把地方府县手里的收税权收回来,交给中枢朝廷来掌管。朝廷收取粮税,一般是地方的府县官差去老百姓的手里收取粮税,再运到京城。咱们想要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,就需要把收税权拿到手里,也就是说在地方设立垂直管理衙门。”

垂直管理?

辛稼轩不敢说是经天纬地之才,也是满腹经纶,听到赵庆说出的这个新词,却没有听明白。

辛稼轩搜肠刮肚了半天,在脑子里回想各种四书五经,还有古代大儒的著作,都没有找到垂直管理这几个字的解释。

又是一个新词,还是辛稼轩都听不懂的新词。

辛稼轩没有为了面子,装作听明白了垂直管理这四个字的意思,虚心请教:“垂直管理是何意思。”

赵庆就等着辛稼轩询问了,详细的解释了起来:“垂直管理,说白了就是由中枢朝廷直接掌管的衙门,就比如说咱们所在的钞关御史衙门。这座衙门虽然与小汴京的三班六房一样,全都是属于地方衙门,不过,掌管钞关御史衙门的权力却在永熙皇帝的手里,也就是中枢朝廷。只要咱们把负责收取粮税的衙门,改成钞关御史衙门一样由中枢朝廷掌管,往后从老百姓手里收取多少粮税,全都是中枢朝廷说了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寒门小郎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线小说只为原作者蒸汽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蒸汽机并收藏寒门小郎君最新章节第369章 大结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