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思礼听到一句算命先生,心里有数了,赵庆祖上应该是没做过官。

这么一来,王思礼对于他越发的好奇了,不明白为何知道了这些官场上的为人处世。

思来想去,只能用一句天生的做官种子来解释了。

王思礼对于赵庆参加县试,多了几分期待:“等到贤弟通过了县试,派人送一封书信去京城,送到本公子……”

话说一半,王思礼本想说送到他的府里,想到即便是送了过去,书信很有可能被门房扣下来。

毕竟,以王思礼的权贵身份,不是谁都能把书信送到府里。

府里每年都能收到一大堆请托说情的书信,门房收到了不够身份的书信,一般都会交到管家手里,审视书信的内容。

给的银子多就留下,不给银子了便烧了。

一封考上县试的书信,只有一个下场,一把火烧了。

高中了进士的书信,勉强可以送到书房里放着。

王思礼换了一个说法:“送给满桂,到时候管家便会把书信送到边关。”

闲聊了大半天,眼看已经到了晌午饭的时间。

这个世道大多是一日两餐,王思礼这般的权贵也不例外,只在晌午和晚上各吃一顿。

中午饿了,多半是吃些糕点和茶水。

李清清把家里一切打理的很是妥当,还没等赵庆询问,主动说了起来:“婉儿妹妹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,贵客如果不嫌弃的话,便在家里吃上一顿粗茶淡饭。”

王思礼点了点头,认同了粗茶淡饭的说辞,小汴京的知县准备了一大桌酒菜,还是从酒楼里专门请来的名厨,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。

在王思礼看来,依旧是粗茶淡饭,吃了几筷子便放下了。

比起京城府里庖丁做的饭菜,差得太远了。

王思礼这次过来是为了讨要满桂,却没想到得到了纸甲的意外惊喜,不在意吃些什么。

粗茶淡饭不重要,重要的是赵庆每年稳定提供一千副纸甲。

王思礼作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权贵,头一次在膳食上没有挑剔,起身前往膳堂。

由于这座宅子的前主人是武举人,不是一般富商建造的宅子,花厅、膳堂、书斋等等屋舍一应俱全。

这一点,倒是让王思礼颇为满意。

对于权贵来说,每一间屋舍都应该有各自的用处,不能随便混着用。

粗茶淡饭没什么,屋舍混用就失礼了。

王思礼走进膳堂里,里面摆放着一张红木嵌着汉白玉的圆桌,摆放在周围的八脚圆鼓凳,大多是用名贵的黄花梨。

王思礼忍不住点了点头,膳堂里的陈设不俗,尤其是摆放了八脚圆鼓凳这一点,让他大为的满意。

只在于一点,符合了规矩。

一般的富户人家,甚至是有些官商为了体现家里的富贵,在膳堂里摆放了官帽椅。

殊不知,乱了膳堂的规矩。

即便是宫里天子用膳的时候,也是坐在八脚圆鼓凳上。

黄花梨官帽椅一般是摆在花厅里,或是摆放在书房里,由于有扶手,很少拿来放在膳堂里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寒门小郎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线小说只为原作者蒸汽机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蒸汽机并收藏寒门小郎君最新章节第369章 大结局